学术动态
兰州大学雷恩海教授来我系做学术讲座
更新时间:2019-03-22 21:20:00  |  点击次数:3483次


3月21日晚730,中国语言文学系邀请兰州大学雷恩海教授在学术会堂作了题为《博观约取,好学深思——漫谈中文专业的学习与日常阅读》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文系主任李晓卫教授主持,中文系及周边高校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会。

雷恩海教授引经据典,从大学的界定和期望切入,认为中文专业博大精深,要很好地学习、研究,首先应该对中文专业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作为中文系学生应该首先培养的是一种眼界和情怀。大学四年的学习,应对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探讨,勾勒出各课程的学术框架及其间的联系,努力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培养语言文字的穿透能力,了解学术前沿和生长点,如此才能进入中文专业的核心,领略其深厚精粹的底蕴和博大恢弘的气度,学以致用。同时指出,攻读于大学,乃为求知,在于养成具有思想性的人才。知识之获得,不可能凭空而来,必须借助于某种媒介,通过一种介质的训练、培养,而使我们获得知识,化为能力,提升思维能力。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历经时间的沙汰,积淀为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品,我们阅读、研究,正可以训练思维,培养能力,这正是大学学习的关键。学习前代的文化精品、文学典籍,正是训练思维、获得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读一本书,如果仅仅停留在了解一个故事、事件的层面,显然是浅层次的,借助于他人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训练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深入的读解,达到了读书求知的目的。而阅读理论性的书籍,其精密的逻辑思维、推理论证、辩疑析难的能力,显然对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另外,中文专业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即在于传承文化。那种以学术为生命的不懈追求,正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是华夏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专业乃谋生技能,而文化则是立身之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中文专业正是将专业与文化融为了一体。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重建华夏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对中外之优秀文化,直入核心,撷其精华,消化吐纳,是我们的重要责任。

雷恩海教授进一步强调,训练思维与传承文化,要从日常的读书学习切实地做起。就中文专业的学习而言,把握核心课程,读专业书必不可少。对于本科生而言,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人人手头的课本;二是文学经典本身;三是相关的研究资料,包括论文和专著。读书时,思维不要受限制,内容可以自己理解,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穿透语言文字而去探讨其内在的东西,重在得“间”,这样才能读出味道。大学四年,最自由的就是思维,没有老师再要求按照某一规定来理解。因此,通过读书来训练思维,使思维更具有逻辑性,使思维更开阔、更活跃。因此,理解一个作家、作品或者文学现象,要还原历史的文学生态,去体味、感知,知其思想、情感,发掘作品的深刻内涵。于是,真切地进入文学的领域,探讨文学之真际,尚须有历史学的深度,哲学的高度和诗人感悟。

最后,雷恩海教授还与同学们展开了互动,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亦作了精彩而富于深度的回答,鼓励同学进行研究性的学习,不迷惘,更不盲从,而是脚踏实地,从自我做起,一心向学,持之以恒,奋发有为。

分享到:

版权所有 西部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