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新闻动态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组织学生开展 “疫情期间居民生活行为变化及心理状况” 在线调查
更新时间:2020-03-12 00:28:14  |  供稿: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点击次数:10226次

目前,面对新冠肺炎,全国民众万众一心抵抗疫情。近日,为了解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环工系对259名学生及其家庭开展了以“疫情期间居民生活行为变化及心理状况”为主题的在线问卷调查。本次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在线问卷调查采取匿名形式进行,旨在了解疫情给学生家庭带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与变化。

此次调查共有259名学生及其家庭参与。其中学生男性64人,女性165人;学生年龄20岁以下者60人,20—29岁者199人;乡村居住者171人,城镇中心居住者46人,城市郊区居住者20人,城市中心居住者22人;家庭成员为3—6人者占88.8%,家庭成员为2人和6人以上者分别占3.9%与6.3%。





调查显示,疫情期间,家庭所在区域全封闭管理者74人,半封闭管理者178人,无封闭措施者7人;家庭无固定收入来源者256人,家庭每月无固定支出者195人,每月固定支出贷款者43人,每月固定支出租金者24人,每月固定支出保险者28人。因疫情持续时间较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家庭外出务工,家庭收入渠道变窄,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






调查表明,在疫情期间,36.3%学生在22:00—23:00入睡,33.2%学生在23:00—24:00入睡,22.8%学生在午夜00:00-凌晨2:00入睡;70%学生9点前起床,18.5%学生起床时间在9:00—11:00,还有4%学生在上午11:00以后起床。学生对疫情特殊时期新闻信息的关注度普遍提高,每天留出至少半小时时间观看疫情信息,63%学生每天能花费1-3小时关注疫情新闻信息,有15名学生浏览疫情新闻时间在4小时以上。同时,学生整体入睡时间均有推迟,虽然能借用次日上午时间来保证充分睡眠,但普遍呈现出晚睡迟起的错乱现象,出现生物钟紊乱,不利于身体健康。为做好“停课不停学”准备,60%以上的学生正在着手调整作息时间,36%学生正在考虑调整作息时间。





疫情持续期间,学生在家自我防护,与家人相处交流时间大幅度增加,交流话题主要围绕疫情数据变化、疫情社会话题、家人人生经历、兴趣爱好、社会议题思想、娱乐新闻等内容展开,60%学生认为疫情使家庭关系越来越亲密,深层交流比例有所提升;绝大部分学生能与亲朋好友通过语音、视频、文字方式交流沟通,认为与亲戚朋友关系无显著变化;72%学生认为与邻居关系保持稳定和谐,24.3%学生认为疫情防控影响了邻居之间的沟通交流,邻居关系有所变差。

在学生心理状态方面,26.6%学生认为完全没有被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56.4%学生认为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比较低,16.9%学生不确定能否被感染新冠肺炎;10.1%学生感到焦虑抑郁,22.8%学生感到沮丧心烦,但经过一个月的积极有效防控,大部分学生心理状态由刚开始的较强恐惧逐步向紧张害怕、轻微担心、坦然面对过渡,对造成心理恐慌的原因逐渐明晰,心理压力渐趋舒缓。同时,91.5%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看法具有较强认同感,对不能外出期限的承受能力集中在2—4周左右,对买不到口罩、酒精,无法返校学习等情况感到苦恼,难以忍受长期在家休息的郁闷心情。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疫情期间,环工系的学生及家庭大部分能够正确认识疫情,积极配合疫情防控需要,在家做好自我防护,进一步增进家庭感情,能够有效调节心理压力,舒缓心理情绪,保持相对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及家庭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有所担忧和困惑。

今后一段时间,环工系将充分利用有效调查数据,进一步加强专职兼职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学生家庭之间的沟通联系,帮助学生调整作息时间,调节心理情绪,合理规划安排学习生活,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和帮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