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学学“平语近人”天下篇——习近平用典
更新时间:2019-07-17 22:40:24  |  点击次数:5369次

天下篇

更为广阔的视野、更富进取的姿态……当世界的聚光灯转向中国,习近平同志关于外交的一系列论述,体现大道行思的中国理念、着眼长远的中国方略、内外兼修的中国担当、大气从容的中国魅力。

“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这是2014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同志对这个星球上国与国之间理想关系的描述。“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中国梦要与非洲梦联合起来一起实现”“欧洲梦与中国梦有更多交汇和对接”……“中国梦”成为沟通世界各国心灵的桥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国家间公平正义,中国在国际舞台迈开洋溢着东方智慧的脚步。

从“计利当计天下利”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从“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国际舞台上,习近平同志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思想的魅力,以一句句典故阐释中国的外交政策,言简意赅、含义隽永。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采用“求同存异”的策略,承认“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差异、敞开“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的胸襟,面对风起云涌的国际环境,习近平同志的论述充满了精神的魅力、道义的能量,展现了一个大国领袖自信、坦诚、务实、担当的姿态。

计利当计天下利。

——《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解读

坚持正确义利观,是习近平同志外交思想的一个基础,也是中国对世界做出的郑重承诺。这一义利观,不是从个别国家的利益出发,而是从整个世界的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优先,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提出“真、实、亲、诚”的政策,到倡导建设更高水平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再到访问东南亚、中东欧、中亚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中国以行动践行不变的理念:永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中国倡导并身体力行的义利观,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弘扬公平正义、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一面鲜明旗帜。

■原典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于右任题赠蒋经国对联

■释义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赠蒋经国的一副对联。这14个字,后来成为蒋经国的座右铭。

这副对联深刻诠释了“名”“利”的内涵,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的名利观。关于“名”与“利”,明朝人庄元臣在《叔苴(jū)子•外编》中说:“人之好名者,其等有三:有好闾阎之名者,有好士大夫之名者,有好圣贤之名者,同为名而品第殊矣。惟利亦然,有好目睫之利者,好终身之利者,好子孙数十世之利者。好闾阎之名与目睫之利者,众人也;好士大夫之名与终身之利者,君子也;好圣贤之名与子孙数十世之利者,圣贤也。人之所异者,惟其所好名利者,有远近大小之不同而已矣。”

1982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廖承志在致蒋经国的公开信中,又引用了这一联语:“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自勉,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

浩渺行无极,

扬帆但信风。

——《深化改革开放 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解读

这是一句格局宏大的诗,正适合表达在亚太这片广阔的水域中,各个国家奋力扬帆前行的壮阔局面。亚太地区,可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一地区未来的发展,关系到每个成员的利益,因此更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努力。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到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来自中国的这些构想和倡议,得到众多国家积极响应,地区经济融合呈现出“多路推进,两翼齐飞”的进取阵形,一幅更富活力、繁荣互利的周边外交图景正徐徐展开。这句诗背后充满希望的亚太发展图景,也深深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外交方面的一些基本原则: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推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这让中国外交内涵更加丰富,格局更加宽广。

■原典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云山过海半,乡树入舟中。

波定遥天出,沙平远岸穷。

离心寄何处,目击曙霞东。

——﹝唐﹞尚颜《送朴山人归新罗》

■释义

《送朴山人归新罗》是唐末湖北荆门僧人尚颜所写的一首赠别诗(一说为唐代诗人马戴作,《全唐诗》中为尚颜作)。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海上历程风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联“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是作者预想的一幅气势恢宏的海景画卷。信:听凭,任由。意思是,广阔无垠的大海没有尽头,扬起风帆向着目的地御风而行。这风是顺风、好风、利风,承载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接下来,诗人想象着在一路好风的相送下,友人千里航程一路景。最后一句“离心寄何处,目击曙霞东”,写诗人离别后的怀想之情。当友人归去,天各一方,只有向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指友人的故乡)遥望祝福。以景结情,借眼前之景寄万里不尽之情。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欧洲访问时,习近平同志数次谈到了文明的多元化、多样性问题。引用的这一句谚语,正是为了说明“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阳光有七种颜色,因而绚烂;世界有多种文化,因而精彩。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你处于沙漠,我面对海洋;你多元荟萃,我源远流长。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就算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创造的成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原典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明清﹞《古今贤文》

■释义

《古今贤文》是明代编写的启蒙读物,汇集了历代各种格言、谚语。后经明、清两代文人不断增补,故又名《增广贤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意思是,一枝单独开放的花朵不能代表春天的到来,只有百花竞艳才是人间春色。这句民谚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饱含哲理:第一,阐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一花”是部分,“百花”是整体,部分的功能是较小的,要以整体发展带动部分发展;第二,体现了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普遍性,“一花”和“百花”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第三,说明了事物是客观的和发展变化的,“百花齐放”是必然的,因此要顺应历史潮流。

这句话还有多种版本,诸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方在”“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等等,分明是“百花齐放春满园”。

物之不齐,

物之情也。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习近平同志曾在多个场合引用过这句古语,既有面向党内的,也有面向国外的。但不管说的是政治制度还是人类文明,不管说的是中国道路还是儒家思想,要表达的都是“多样性”的意涵。的确,从政治制度看,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各国有各国的体制,各国有各国的历史,怎么可能千篇一律?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每个国家都应该根据国情选择合适的道路。从人类文明来看,既有卢浮宫也有故宫,既有金字塔也有大雁塔,怎么可能如出一辙?习近平同志还强调,“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正是多元多样的文化,才让我们的世界更精彩;正是各有特点的制度,才让我们的选择更丰富。从政治到文化,从制度到历史,只有认识到差别,才能真正尊重别人、坚持自己。

■原典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xǐ),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jù)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释义

孟子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意思是,天下万物没有同样的,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存在。孟子指出,物品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万倍。倘若你将它们等同看待,就是扰乱天下。为此,孟子举例说明,如果巨屦(做工粗糙的鞋)与小屦(做工精细的鞋)同样价钱,那么,谁还肯做小屦呢?

孟子这段话强调了事物的差异性。物质世界如此,人的精神世界亦然。《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人们内心世界的不同,就像他们各不相同的面貌一样。可见,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

与孟子“物之不齐”的观点相对立,庄子则主张“齐物论”。庄子认为世间万物看起来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其思想主旨是“听其不齐而自齐”。这反映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不同,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性。

若以水济水,

谁能食之?

若琴瑟之专壹,

谁能听之?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解读

“和而不同”,是中国人处理“关系问题”的一个基本态度:和睦,但不求一致。这句来自《左传》的古语,讲的也是这个问题。就像烹调汤羹,水、火、盐、醋、酱油等都要有,才能做好鱼肉;就像演奏音乐,乐器、演奏者、感情、旋律、歌词都要有,才能相辅相成。现在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谁愿意住在这样一个单调的地方呢?习近平同志还引用了法国文豪雨果的说法: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他借这句话说明,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原典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chuán)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xī)醢(hǎi)盐梅以烹鱼肉,(chǎn)之以薪。……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

■释义

上文中的“据”,指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梁丘据。梁丘据善于揣摩齐景公的心思,对于齐景公交办的事务从不敢怠慢,总是卖力而为,因此深得齐景公的赏识。齐国大夫晏子却视其为“社鼠”(社庙中的老鼠,指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危险人物)。在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中,晏子批评梁丘据能同而不能和:国君认为可以的,梁丘据也说可以;国君认为不可以的,梁丘据也说不可以。接着,晏子用了两个比喻,“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意思是,如果用清水来给清水增加味道,谁能喝得下去?如果只是一琴或一瑟,谁能听得下去?并得出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

“和”与“同”,表面上看很相似,实质上大异其趣。“同”,是绝对的一致,既无变动也没有多样性,因此它代表了单调、沉闷和死寂。“和”如“和羹”(为羹汤调味),必须齐之以味。“琴瑟专壹”为同,《礼记•乐记》孔颖达疏云:“唯有一声,不得成乐故也。”琴瑟相和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故《诗经•鹿鸣》曰:“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世界是多元的,不同文化、不同制度,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中国古代就称之为“道”。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古语,阐释的正是中国梦的“中国性”和“世界性”,他还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强调,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放在全球视野里,中国梦是我们的目标,这个目标与其他国家的目标是一致的。他提到,中国有中国梦,法国有法国梦。中国梦是法国的机遇,法国梦也是中国的机遇。法国总统奥朗德还曾提出,两国人民要在实现各自梦想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中法梦”。除了中法之梦,其他国家民族的梦想,也是一样的道理。可见,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只要是正面的、积极的梦想,就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在圆梦路上共同前行。

■原典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dào);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春秋至秦汉﹞《礼记•中庸》

■释义

《中庸》这段话认为孔子继承尧、舜,效法文王、武王,尊崇上天的运行规律,遵循水土的自然法则。如同天无所不覆盖、地无所不负载,如同四季交错运行、日月更替照耀。其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为传世名言。并育:一齐发育,引申为竞相发育。意为万物竞相生长而互不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互不冲突,体现了宇宙和大自然法则中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

《中庸》还提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在个人行为和社会关系中,人的欲望和情感的满足要适度。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解读

有人说,孔子的这句话,是中国传统伦理中的“道德黄金律”。与西方伦理中公认的“道德黄金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相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抛弃了自我中心主义,体现出更强的自我责任与道德约束,这既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品格,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世界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气一样,就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一样。只有和平发展,才是人间正道。几十年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各国都需要秉持这样的“道德黄金律”,一起维护世界和平,才能在和平发展中走向共同的未来。

■原典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释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对弟子子贡提问的回答。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答道:“应该是恕吧。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话反过来就是说,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也愿意这样做,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出现在《论语•颜渊》中。这是孔子对弟子仲弓说的。仲弓问仁,孔子答道:“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论语集注》释为:“推己及物。”就是说,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这句话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与人相处应当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故孔子提倡“恕”道,主张宽恕待人。

既以为人,

己愈有;

既以与人,

己愈多。

——《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中华民族是尚道义的民族。讲情重义、先义后利,是中国人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老子的这段话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对现代人的启示就是,要懂得互惠互利、彼此双赢,摆脱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零和思维。从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到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习近平同志多次阐述“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中国追求的是共同发展,我们要发展,也要让别人发展;我们要维护自身安全,也要让别人有安全感;我们要过好日子,也要让别人过好日子。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担当和胸怀,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也体现了中国合作共赢的理念和追求,不仅要确保国家利益和发展空间,也要努力寻找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谋求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长久之计,把共同利益的蛋糕越做越大。

■原典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春秋﹞老子《老子•第八十一章》

■释义

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圣人不积累财富,尽全力帮助他人,自己反而更加充实富有;给予他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就越多。天之道,利万物而不害;圣人之道,追求有为而不争。

一些人习惯于零和思维与竞争思维,一心只想着要赢和获取,甚至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殊不知“助人者,人恒助之”,不争、谦让、给予、一心一意地去做事,反倒会得到更多。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与得,给予与获得,是同时并存的两个方面。给予的同时也就是在获得,坚持不断地给予,就一定会有大收获。

智者求同,

愚者求异。

——《中欧友谊和合作:让生活越来越好——在比利时〈晚报〉的署名文章》等文中引用

■解读

“求同存异”,一直是中国在处理与其他国家不同看法、不同意见时的态度,周恩来总理1955年在万隆会议时就提出这一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外交原则。习近平同志引用的这句话,虽然谈的是推动中欧友好合作、加强平等对话和交流,但放在其他很多国家与地区,也都是适用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各个国家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强求一致,眼里只有分歧、心里放大不同、行为放大对立,这不仅不利于凝聚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甚至会造成无谓的误解和冲突。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所处的,既是同舟共济的时代,也是个性彰显的时代,既是机遇前所未有的时代,也是挑战前所未有的时代。有差异,却异曲同工;有差异,也可以求同存异。只有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态度去加强对话和沟通,寻求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才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

■原典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春秋至两汉﹞《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释义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为《黄帝内经》中“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化用。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分《灵枢》《素问》两部分,通过黄帝和岐伯等人的对话、问答来阐述病机病理。《阴阳应象大论篇》集中论述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广泛联系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诸多征象,加以论证。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这句话虽然谈的是养生之道,却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古人探寻事物规律的思维方式,因此具有普遍意义。“察同”“察异”反映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察世界的方法,其结果也大不相同。智者察同,就会互相包容,求同存异,获得共赢;愚者察异,就会制造矛盾,失道寡助,导致失败。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为什么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习近平同志引用的这一典故,正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如果不顾我们自己的“土壤情况”,盲目学习外国的制度和模式,学到的也只会是皮毛,更有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的确,这方面我们有很多教训可鉴:冷战结束后,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国家,很多仍然不能稳定发展;受“阿拉伯之春”影响的国家,很多政局仍然没能稳定。习近平同志还曾引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一句话,这位著名政治家在回击美国的“新加坡独裁论”时说:“我们没有听从他们有关我们应该如何治理的建议,我们不能让别人拿我们的生活做试验。”的确,“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适合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

■原典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战国至秦﹞《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释义

《晏子春秋》中的故事多以晏子为中心人物,情节生动,讽喻性强。

一次,晏子奉命出使楚国,楚王为了羞辱他,有意让两个小吏捆着一个犯人上来。楚王问:“这人是干什么的?”小吏回答:“齐国人,犯了偷盗罪。”楚王便问晏子:“齐国人天生就善于偷盗吗?”晏子答道:“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树,它们只是叶子相似,而果实味道却不同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水土不一样了。这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到了楚国就偷盗,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了吧?”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在常用来比喻一旦环境改变,事物的性质也可能随之改变。

山积而高,

泽积而长。

——《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国家之间如何才能建立互信?地区之内如何才能形成共识?在亚信峰会上,习近平同志引用这一古语,阐述“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外交节奏”。无论是朋友之间还是国家之间,信任都是一个易碎品,艰于培养而易于破碎,都需要悉心呵护、用心培养,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他说,中国是亚洲安全观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坚定实践者,中国会一步一个脚印加强同各方的安全对话和合作,共同探讨制定地区安全行为准则和亚洲安全伙伴计划,使亚洲国家成为相互信任、平等合作的好伙伴。习近平同志还曾引用过一句俗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不管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还是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发展,只要不断努力,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达到既定的目的地。

■原典

铭曰: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圣人之后,必大而昌。由圣与贤,或为霸强。建不克嗣,济北疏疆。齐人德之,其族称王。……乃金石刻,揭于道陲。松耶柏耶,有洛之湄。过者必下,来观信辞。

——﹝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

■释义

《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撰。碑主为王俊,字真长,享年55岁。碑文中有韵的部分为铭文。“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出自该碑铭文起首,采用了比兴手法。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水是由点滴积聚才长流不断的。两个“积”字,突出了量变的作用。不断积累,山可高,水可长。学业、事业乃至国家间的互信也如此,都需要经过长期不断的积累,点滴努力,铸就成功。

古人对积累的重要性有着深刻认识。诸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荀子•劝学》有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许此言对刘禹锡“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一语产生过深刻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古人对地壳运动的认识所限,故有“山积而高”之说。

明者因时而变,

知者随事而制。

——《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各个国家都找到了自己与世界的“相处之道”,各个地区在保持稳定、促进发展方面也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这是全人类积累下来的财富,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可以为未来世界提供很好的镜鉴。不过也要看到,世间万物,变动不居;历史长河,不舍昼夜。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已经过去了,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才能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习近平同志在这次讲话中还指出,亚洲历来具有自我变革的活力,勇于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让亚洲的变革和世界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正可以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原典

文学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故圣人上贤不离古,顺俗而不偏宜。”

——﹝西汉﹞桓宽《盐铁论•忧边第十二》

■释义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出自桓宽的《盐铁论》,并将原文中的“随世而制”化用为“随事而制”。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西汉政府召开了盐铁会议。后桓宽根据盐铁会议的记录推衍整理成《盐铁论》六十篇。该书记述了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贤良文学人士,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问题展开的辩论。这次会议,废除了当时的全国酒类专卖和关内铁官制度,结束了汉武帝时代的经济管制政策;同时在思想上终止了汉初儒法合流,重新恢复了先秦孔孟思想的传统。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是贤良文学人士的政治主张。其中的“知”,同“智”。意思是,聪明人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策略,有智慧的人会按照世事变化的情况而制定法则。这句话强调了“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张与时俱进,积极地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反对因循守旧。需要指出的是,因桓宽偏向儒家思想,故赞同贤良文学人士的主张,对法家代表人物桑弘羊等多有贬抑之词,不能保持客观立场。但《盐铁论》仍不失为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孟子所说的这句话,是传统中国的“内圣外王”之道,体现着中华民族所崇尚的品德和胸怀。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做贡献。习近平同志的外交新局,以中国梦破题——“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中国梦与非洲梦、亚洲梦、世界梦是息息相通的。从莫斯科到墨西哥城,从中亚四国到东南亚邻邦,同样的理念被一次次强调,在世界范围求得了理解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当之无愧的“外交热词”,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道义感召力、文化亲和力,让世界更加深刻地领会到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思维,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历史逻辑。

■原典

(宋句践谓孟子)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

■释义

上文是孟子与宋句践的一段对话。宋句践问孟子:“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孟子答道:“尊崇德,喜爱义,就可以安详自得。士人穷困时不缺失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缺失仁义,所以能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百姓才会不失所望。古时候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就修养身心立身于世。”最后总结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又改“兼善”为“兼济”。意思是,不得志时要修养好自身,得志时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受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精练地表达了儒者入世与出世的政治选择和人生态度,成为从古至今众多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这既蕴含了进退之间深刻的内在矛盾,也彰显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

孔子曾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由此可以看出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分享到:

版权所有 西部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教育管理系